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投稿邮箱:wenmingpingshan@126.com

致敬河北红色文艺经典|《白毛女》:经典永不落幕

时间:2023-05-28 22:45:31      来源:小编      点击数:

【开栏的话】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河北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在这片沃土上,许多红色文艺经典熠熠生辉,成为现当代文艺史上一座又一座高峰。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民族歌剧开山之作《白毛女》,其创作灵感和重要音乐素材来源于河北太行山上;用万里长城写照中国人民抗日决心的摄影佳作,从一个叫作碾盘沟的河北小村庄传遍神州,点燃中华儿女誓死不屈的民族精神;“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孙犁,用质朴清新的文字书写那段血与火交融的岁月;平山青年曹火星,谱写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支代表亿万人民心声的不朽红歌……

穿透历史风云,重温红色经典。

从即日起,河北日报联合河北省作家协会推出“致敬河北红色文艺经典”系列。该系列选取不同领域烙印着河北记忆的红色文艺经典,重温这些经典的创作之路,鼓舞当代作家艺术家鉴往知今,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不断攀登新时代的文艺高峰。

《白毛女》:经典永不落幕

□邢建军 黄军峰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熟悉的旋律,讲述“白毛女”喜儿的故事,感动了几代人。

上世纪四十年代,平山县天桂山一带,流传着白毛仙姑的传说。《晋察冀日报》记者李满天在冀西平山、阜平一带采访时,了解到白毛女的故事,创作了小说《白毛女人》。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于1945年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首演。当时,毛主席观看了演出,引起了他对平山县的极大关注。

1947年3月,刘少奇和朱德离开陕北,带领中央工委寻找中共中央新的落脚点时,毛泽东说了一句话:“你们到白毛女的故乡去吧!”

640 (2).jpg

                 “鲁艺”版歌剧《白毛女》剧本封面。


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智全海还记得:那天一大早,自己从平山县动身,驱车赶往天津。车上装着他特意准备的平山特产——小磨香油和小米。

智全海要去天津看望一位老人,老人名叫杨润身。

杨润身,平山籍老作家,电影《白毛女》编剧之一。就在前一天,已重病缠身的杨润身给智全海捎信儿,要和他见一面,说想他了。当时,智全海的案头摆放着正在创作的电视连续剧《白毛女》剧本初稿。

智全海被誉为“红色剧作家”。由他编剧的河北梆子现代戏《白毛女》,经平山县河北梆子剧团排练公演后,引起不小的反响。2013年春节前夕,河北梆子现代戏《白毛女》进京演出,在人民大会堂展演后,受到高度评价。此剧先后获得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等。这部戏,也让平山县河北梆子剧团满血复活,在革命老区平山县传为佳话。

杨润身告诉智全海,他平时很少哭,但看了老家的新编河北梆子《白毛女》后,流泪了。见到智全海,老人十分激动,他拉着智全海的手,用原汁原味的平山话拉家常,询问电视连续剧《白毛女》剧本创作情况。

老人说,一定要忠实于原著,不要为了票房而杜撰一些离奇的故事。智全海看着身体虚弱但依然思维清晰的老作家,认真答应了下来。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我给我喜儿扎起来……”

这段有着浓郁河北民间音乐特色的唱段,曾唤起多少人的共同记忆,至今家喻户晓。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到群众中去,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汇集了当时最优秀的文艺界精英,其中包括后来参加大型新歌剧《白毛女》创作的王滨、瞿维、张庚等人。

1944年,作家李满天的《白毛女人》发表后,延安鲁艺组织编排歌剧《白毛女》。歌剧的主笔贺敬之当时年仅21岁,他与另一编剧丁毅共同完成了这部经典之作。

在音乐方面,剧组认为,此剧人物形象来自晋察冀,曲调风格就应该有太行山区的元素。于是,作曲者鲁艺音乐系的马可、张鲁等人,与导演王滨商定采用河北地方曲调《小白菜》为音乐素材,创作出了主题曲之一、脍炙人口的《北风吹》。

1944年,鲁艺音乐系的管林下基层采风后,带回了河北梆子《大登殿》等节目。管林的汇报演唱引起了正在创作《白毛女》的作曲家们的重视,考虑到“白毛仙姑”的传说产生于河北,他们积极向管林了解和学习了《大登殿》唱段,并以此为素材,创作出喜儿上山后,对黄世仁充满仇恨、控诉黑暗旧社会的大唱段。

1945年4月28日,延安中央党校礼堂座无虚席:歌剧《白毛女》正在举行首演。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和全国各地前来参加党的“七大”的代表,还有机关工作人员等共同观看了演出,剧终掌声如雷。

从这一晚开始,“北风吹”的旋律在巍巍宝塔山下,在美丽的延河两岸迅速流传开来。从延安演到农村、城市,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白毛女风暴”,激励了千千万万战士和群众,对中国革命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白毛女》是我国民族歌剧的开山之作,是中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新中国成立后,《白毛女》又被改编为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其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

640 (3).jpg

           根据歌剧改编的电影《白毛女》剧照。


平山,北冶乡,天桂山。

这里是老作家杨润身生前念念不忘的地方,这里有他心中的“白毛女”。

奇峰异石的天桂山上,有一个天然溶洞,洞深20余米,东、西、南各有出口,三面绝壁、险象环生。据说,这里是“白毛女”喜儿逃出黄世仁魔掌后藏身的地方,被称为“白毛女洞”——也是电影《白毛女》很多情节的取景地。

1950年,电影《白毛女》开始拍摄,在主创人员贺敬之、杨润身等人建议下,摄制组选择了平山天桂山一带进行取景拍摄。

平山,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抗日战争时期,在平山,除了英勇善战的八路军、游击队,还活跃着一支支文艺大军,解放区著名的文艺团体——西战团、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抗敌剧社、华北群众剧社等都曾活动在这一带。《平山党史资料》记载:“全县630个村庄,有500多村庄有剧团、秧歌队、霸王鞭队……比较突出的村剧团就有48个。”

电影《白毛女》编剧之一的杨润身,是平山柴庄剧社创始人,他身兼学校教员、剧社社长等多种职务,创作也大都取材于真实的抗战故事和发生在百姓身边的真人真事,剧团因此成为晋察冀边区乡村文艺的一面旗帜。

杨润身深切感受到白毛女的故事,就是“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最好诠释。在创作时,他为电影《白毛女》嵌进了鲜活的生活元素,让喜儿的艺术形象更加丰满。杨润身是土生土长的平山作家,他对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民情十分熟悉,因此使得电影《白毛女》的河北特色愈加浓郁。电影中,大春上树给喜儿摘水果、杨白劳弯腰割谷子、老五叔跳井自尽等情节,都来自杨润身的生活经验。贺敬之不止一次说:“当年拍电影《白毛女》,请杨润身同志参与编剧,是找对人了。”

2003年,天桂山脚下的燕尾庄村,白毛女艺术陈列馆开始筹建。陈列馆分四个展室、一个影视厅,馆藏珍贵文物1000余件,全面介绍了“白毛女艺术”发展历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2004年5月,杨润身带领天桂山白毛女艺术陈列馆工作人员,专程赴北京拜访参与《白毛女》创作的当事人贺敬之、田华、王昆等老一辈艺术家,并征集《白毛女》歌剧、电影、京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资料和实物。

拍摄电影《白毛女》时,王滨、水华、杨润身、田华、陈强、李百万等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工作者,在平山工作生活了将近一年时间,留下了许多佳话。扮演喜儿的田华,得知白毛女艺术陈列馆筹建的信息后十分兴奋,她深情地说:“我是河北人,也是农民的女儿,是河北肥沃的土地养育了我,是平山秀丽的山水造就了我。平山是白毛女的故乡,我也非常想念平山和当地的老百姓……”

1950年,22岁的田华迎来了演出事业的高光时刻。

当时,电影《白毛女》剧组决定在两代“喜儿”的扮演者王昆和郭兰英中,选一位扮演“喜儿”。

导演水华考虑再三,始终没有表态。他认为,“喜儿”的扮演者不仅要年龄与“喜儿”接近,还要有一定的农村生活经历。《白毛女》的故事发生在河北省平山县,导演想找个北方人来演。

田华恰好是河北人,自小失去了娘,家境贫寒,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年关要账的来了,父亲就出去躲债。这些童年经历,和“喜儿”颇为相似。

彼时的田华,形象并不是十分抢眼,甚至浑身透出一股“土气”。然而导演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认定她是“喜儿”的扮演者。

“演喜儿就是演我自己。”田华后来回忆说,“我才上了三年小学就跟着部队到处跑,长得一看就是个土包子。当时很多人说我不上镜,脸比较平,但导演说,什么好看不好看的,像喜儿就行!”

在电影中,田华对“喜儿”的勤劳勇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悉心琢磨,表演直抵人心。这部电影最终成为红色经典,也让田华成为国人心中的大众偶像。

从王昆、林白、郭兰英到田华,再到现如今新一代“白毛女”,这部红色经典凝聚了几代人的情感记忆。

白毛女艺术陈列馆开馆之际,田华和陈强站在天桂山下,遥望已经发生巨变的天桂山景区,发出由衷的感慨。当年,电影《白毛女》在这里拍摄时,他们都还年轻,如今却已白发苍苍;当年拍摄《白毛女》时,创作人员和演员在天桂山下,与当地群众一起生活、劳动,结下了深厚友谊。“当年,我吃过平山的大米,喝过平山的水,平山在我的脑子里,一生都抹不掉!”陈强几次回到平山,每次都会激动地重复这些话。

电影《白毛女》一经问世,便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在全国引起轰动的影片。首轮上映时,国内观众高达600多万人,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

640 (4).jpg

                                                 评剧《白毛女》剧照。

因为“白毛女”的缘故,贺敬之对平山,始终一往情深。如今,来到天桂山景区“白毛仙姑洞”的游客会发现,这几个字是贺敬之题写的。

平山县文联原副主席焦文琦经常提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夏天,当时,杨润身带着他进京找到贺敬之,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为平山县文联的文学刊物《百合花》题写刊名。

焦文琦问杨润身,见部长起码得带点儿土特产吧?杨润身说:不用,没必要。

杨润身领着焦文琦,两手空空,径直走进了北京三里河贺敬之的家。一进门,贺敬之便笑呵呵地说:润身啊,你这个“小爬虫”又爬到我家里来了。杨润身笑着说:虫不死就得爬呀!

贺敬之兴致勃勃地为《百合花》题写了刊名,还认真加盖了印章。随后,贺敬之和杨润身畅谈了两个多小时——每每提起《白毛女》,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和杨润身一样,智全海也是土生土长的平山人,对“白毛女”有着深深的情结。完成了河北梆子现代戏《白毛女》的创作后,他决心还要把《白毛女》改编为电视连续剧。

经典深入人心,而翻拍经典,则需要智慧和勇气。智全海知道,这是文化价值的延续,也是家国情怀的继承,必须用新的视听技术、新的时代美学重新阐释经典,与时俱进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为此,智全海几次专程前往北京,拜访贺敬之。

和老作家杨润身一样,贺敬之反复叮嘱智全海:在创新的同时,一定要忠于原著,翻拍的意义是让经典永流传,而翻拍的难点在于如何让经典重现光芒。

智全海团队对河北梆子《白毛女》进行了大胆创编:在继承歌剧、电影、京剧及一些地方戏曲《白毛女》优点的基础上,加入了声光电等现代舞台表现手段。

智全海说:“我们用家乡人,唱家乡戏,说家乡事。再加上《白毛女》‘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思想主题的艺术表达,跟河北梆子慷慨激越、高亢悲壮的唱腔非常吻合。”因此,河北梆子《白毛女》,在保持了这部红色经典穿越时空的魅力之外,又在舞台背景、人物语言、故事细节等方面,加入了更多具有平山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

经过精心打磨,2013年8月6日,由平山县河北梆子剧团主演的新编河北梆子现代戏《白毛女》,登上了央视“九州大戏台”。

2022年,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庆祝石家庄解放七十五周年,石家庄市评剧院青年评剧团又将《白毛女》移植为评剧,编剧同为智全海。2022年8月16日,评剧现代戏《白毛女》在石家庄大剧院首演,这个久演不衰、家喻户晓的故事再次打动了观众。

(感谢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大力支持)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