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投稿邮箱:wenmingpingshan@126.com

那些我们应怀有的“家国情怀”

时间:2020-05-07 11:32:23      来源:小编      点击数:

  三闾大夫投楚庭,芳草怀玉弗悦君。端午时节,总会勾起我们对屈原的缅怀情思。端午,这一传统的民俗节日,因为屈原而平添了几许精神和力量、承载了几分气度和品格。我们感伤他盛年之时的壮志不酬,感念他对自己国家的殷殷关切。在屈原身上,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一种浓厚、强烈、却又令人感叹和惋惜的家国情怀。

  “国”与“家”交融的观念古来就有。虽然“国”是皇家的事,但有国才有家的观念却深入人心。百姓都希望国家能强盛,有力量、有实力为自己提供安全和丰裕的保障,知书达理之人均有“修齐治平”、参与国事的美好愿景。数千年来,众多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们,用自己的笔触抒发着爱国爱家、忧国忧民的情怀,大量挥斥方遒的著作传颂千古。他们把对文化源流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格精神的自觉坚守融入了美好的诗篇之中。屈原先生就有着“行吟江渚伤哀郢,纵向汨罗涛万顷”的苦楚和义举。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国观念,是一种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高尚情操。它是使国家或民族傲然挺立,即使处于苦难困境也能获得希望的精神支柱。“家国情怀”,是苏武留节不辱、颜真卿祭侄季明、岳飞怒发冲冠、文天祥过零丁洋式的爱国爱家,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安得广厦千万间”、“但悲不见九州同”、“我以我血荐轩辕”时的忧国忧民,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忧患意识。正是有了这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才赋予国人一种大国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奋发图强,在忧患中坚忍不拔、昂扬向上,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近代历史中,涌现出了更多抗击外虏、保家卫国的英雄儿女,他们用自己的热血谱写出一篇篇振聋发聩的醒世之言,至今依然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热忱和乡土情怀。只有在近代抗战史上,我们华夏民族才真正体会到了大“国”与小“家”的关联。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在我们的家园之时,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国破山河在”的哀痛,更有“发出最后的吼声”的爆发。从此,一种全新的家国情怀油然而生,它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逐步在国人心中固化。“国”的独立自强与“家”的宁馨安祥才真正统一。

  如今,我们在端午怀念屈原先生时,不禁为之有了“缘知今时盛世好,会予壮志报国兴”的感慨。“家国情怀”如温厚的山泉,导出涓涓细流浸润着每一个华夏民族、每一位华夏儿女。我们能感受到国家给予我们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们也应当回报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团结一致地建设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追求情真、义明、德高、味厚的境界。 (郭欣)


关闭
关闭